👩🏻《被隱形的女性》🚺
我等這樣的一本書很久了!
作者跟我觀察到相同的現象,當然,她觀察的遠比我更加全面且細膩深入➡️ 那就是這個世界的「人」或所謂的「標準」,指的都是男人!
🧤我之前也抱怨過在各種工具上的不合用,多數工具考慮的都是「標準男人」的手的尺寸。我無法直接在工具店買到尺寸合宜的焊接手套,因為它們就只有一個尺寸,對我來說遠遠過大的尺寸。我必須花上好幾倍的價錢,花上半小時搜尋Amazon再等上好幾個禮拜才能買到一雙從德國寄來符合我尺寸的焊接手套。
🤰🏻當我懷孕時,我根本不奢望安全帶能保護我,光是扣上它們都有困難了。事實上,所有汽車都是根據體重七十公斤的男假人去測試的,根本沒想過那些必須用錯誤姿勢開車的女性,或是孕婦。
📱當我想換手機時,我一開始買的其實是iPhone 11,用了兩週我不得不在退換貨期間把它退回去,改買iPhone 11 pro。雖然我根本就不需要三鏡頭只想要廣角,但我必須多花錢為的是買一隻稍微小一些的手機。iPhone 11對我來說太大了,操作它已經造成我的手指負擔。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三個面向的問題:
一是女性身體的消失:從醫療、交通到整個社會空間都是以男人做預設去設計的。
女性就醫時會被開較多的鎮靜劑、較少的止痛劑,她們也有比男性更長的等待時間,更容易被誤診。
醫學教科書的疾病敘述中好發於男性的叫做「典型症狀」,發生在女性的叫做「非典型症狀」。
二是男性對女性的性暴力:作者舉了一個非常生動的虛擬實境例子。是的,虛擬實境中依舊會有性騷擾發生,而男性設計者在發生之前從未思考過這種可能性。虛擬實境中的性騷擾可以透過修改規則解決,而現實中無所不在的性暴力卻因為城市空間多是男性設計而設計出了對女性而言不安全的生活環境。再一次,由於性別資料的缺失,沒有意識到女性的需求直接把男性的需求作為「人」的需求去設計造成了女性的受害。
三是女性所承擔的絕大多數無薪照護工作
而很多的缺失是基於性別資料缺失,道路跟城市設計時預設了家裡-工作地點-回家這樣的行為模式。卻沒有思考不同性別用路人可能有的不同模式,女性的路線模式很可能會是送小孩上學、順便去買菜、照護陪伴就醫再回家等等多段式的短程需求。
這個世界還需要改進的真的太多,我很高興能有這樣的一本書。
http://moo.im/a/1uFJWY
之前寫過關於「沒有跟標準男性一樣大的手」所帶來的困擾
🖐https://www.facebook.com/MyLittleLovelyRosa/posts/2409113299307054